好用的手机公司, 新年大促销: 3 month FREE! $15/Month 5GB data and text

Author Topic: 施一公于2014年9月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三届 年会”上关于中国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演讲  (Read 6378 times)

USA LaoTu Support Team

  • Administrator
  • Hero Member
  • *****
  • Posts: 4807
  • Karma: +35/-11

现年48岁的施一公于36岁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40
岁拿到终身讲席教授;46岁先后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
士、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他放弃美国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回国,成为中国“千人计
划”的首批成员。他在不同场合下对『中国教育』的直言不讳常常引人深思。今天我们
分享的这篇文章便是来自他于2014年9月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三届
年会”上关于中国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演讲。

我们的大学在科研上的导向,就是指挥师生在西方杂志出版文章。我们的科研成果写成
英文,发表在西方杂志,而我们的工程师反而无法学习我们的最新成果,因为这些西方
杂志订阅费用十分昂贵,国内少有企业订阅;而且大部分工程师很难看懂英文文章。因
此,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实际是在为西方免费劳动,而且有时还付费在西方
发表文章,等于倒贴为西方服务,这是我国大学导向的最大问题。

如今我们的GDP已经全球第二,但是看技术革新和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排在20名开外。我不知道在座的哪一位可以心安理得的面对这个数字。我们有14亿
人口,我们号称我们勤劳勇敢智慧,我们号称重视教育、重视科技、重视人才。我们改
革开放三十多年,还可以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我们还是刚刚起步,“文革”刚刚结束三
十多年,但无论怎么样,我希望大家能有这样的意识,就是我们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
、科技质量在世界上排在20名开外。

有的人或许会怀疑,认为我说的不对,会说我们都上天揽月、下海捉鳖了,怎么可能创
新不够,我们都高铁遍布祖国大地了,怎么可能科技实力排在20名开外。我想说的是,
你看到的指标和现象,这是经济实力决定的,不是科技实力决定的。我们占的是什么优
势,我们占的是经济体量的优势。请大家别忘了,1900年我们签订《辛丑条约》赔款九
亿八千万白银的时候,中国的GDP也是世界第一,但大不代表强,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
沉重的现实。

我在海外的时候,只要有人说我的祖国的坏话,我会拼命去争论,因为我觉得我很爱国
。我四月份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上领奖,在晚宴的时候,跟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
,谈到中国的科技发展,他很不屑一顾,我觉得很委屈、很愤懑,但是我轻描淡写地说
了一句:“不管怎么说,我们国家登月已经实现了,你们在哪儿?”但他回敬了一句,
让我说不出话。他说:“施教授,如果我们有你们中国的经济体量,我们能把五百个人
送到月球上并安全回来。”

在国内,我觉得自己是个批判者,因为我很难容忍我们自己不居安思危。我们对国家的
科技实力和现状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怎么发展,怎么办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形成
一定的共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争论来争论去的层面。

首先我想讲,大学是核心。中国的大学很有意思,比如我所在的清华大学,学生从入学
开始,就要接受“就业引导教育”。堂堂清华大学,都要引导学生去就业,都让学生脑
子里时时刻刻有一根弦,叫“就业”,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就是,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
。就业只是一个出口,大学办好了自然会“就业”,怎么能以“就业”为目的来办大学
。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提供多少就业,跟大学没有直接关
系。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国家领袖的地
方。让学生进去后就想就业,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就是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去钻。
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
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

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
家出了大问题。管理学在清华,在北大,在整个中国都很热,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一件
事情。专科学校办学的理念,是培养专业人才,为行业输送螺丝钉,但大学是培养大家
之才,培养国家各个行业精英和领袖的地方,不能混淆。

学不以致用。你们没听错,我们以前太强调学以致用。我上大学的时候都觉得,学某一
门课没什么用,可以不用去上。其实在大学学习,尤其是本科的学习,从来就不是为了
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不上,因为你无法预测将来,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技术革新,你
都是无法预测的,这个无法预测永远先发生,你预测出来就不叫创新。

大学里根本的导向出了大问题,那么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教育部给大学松绑。大学多
样化,政府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不要一刀切,不要每个学校都就业引导,每个学校都用
就业这个指标考核领导,这对大学有严重干扰。

我对基础研究也有一个看法。我们国家非常强调成果转化,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加强转化”。但我想问一句,转化从哪儿来。我们的大学是因为有很多高新技术没有转
化成生产力呢,还是我们根本就不存在这些高新技术?我认为是后者。我们的大学现在
基础研究能力太差,转化不出来,不是缺乏转化,是没有可以转化的东西。

当一个大学教授有了一个成果,无论是多么基础的发明,只要有应用前景和产业转化的
可能,就会有跨国公司蜂拥而来,我就是个例子。我十四五年前,有个简单的、我自己
都没意识到的发现,就被一家公司盯上了,主动来找我。这些公司就像那些缉毒的狗一
样不停在闻,在看,在听,他们非常敏感,不可能漏掉一个有意义的发现。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大家没听错,今年在人大
会议我听到这个话后,觉得心情很沉重。术业有专攻,我只懂我的基础研究,懂一点教
育,你让我去做经营管理,办公司,当总裁,这是把我的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
。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边还要管金融。我们从领导到
学校,从中央到地方,在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鼓励科技人员
把成果和专利转让给企业,他们可以以咨询的方式、科学顾问的方式参与,但让他们自
己出来做企业就本末倒置了。我想这个观点是有很多争议的,但是我笃信无疑。我可以
举个例子,Joseph Goldstein因为发现了调控血液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LDL受体,获
得1985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是美国很多大企业的幕后控制者,包括辉瑞,现在非常
富有,应该说是最强调转化的一个人。他两年之前在《科学》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抨
击特别强调转化。

他说转化是来自于基础研究,当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的时候,如何能转化。

他说,当他意识到基础研究有多么重要的时候,他就只是去做基础研究,转化是水到渠
成的,当研究成果有了,自然转化是非常快的,不需要拔苗助长。他列举了他在美国国
家健康研究中心,九位学医的学生做基础研究从而改变了美国医疗制药史的过程,很有
意思。

我们一定要看看历史,不仅仅是中国现代史,也要去看科学发展史,看看各个国家强大
的地方是如何起来的,而不是想当然地拔苗助长。

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跟我们的文化氛围有关。我问大家一句,你们认为我们的文化鼓励
创新吗?我觉得不鼓励,我们的文化鼓励枪打出头鸟,当有人在出头的时候,比如像我
这样,特别是有人在攻击我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在看笑话。当一个人想创新的时候,
同样有这个问题。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做少数,就是有争议。科学跟民主是两个概念
,科学从来不看少数服从多数,在科学上的创新是需要勇气的。

三年前,我获得以色列一个奖后应邀去以色列大使馆参加庆祝酒会,期间大使先生跟我
大谈以色列人如何重视教育,我也跟他谈中国人也是如何地重视教育。他笑咪咪的看着
我说,你们的教育方式跟我们不一样。他给我举了原以色列总理Shimon Peres的例子,
说他小学的时候,每天回家,他的以色列母亲只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今天你在学校
有没有问出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上来”,第二个“你今天有没有做一件事情让老师和同
学们觉得印象深刻”。我听了以后叹了口气,说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两个孩子每天回来
,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今天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我们有一千四百万中小学教师,我们虽然口口声声希望孩子培养创新、独立思考的思维
,但我们的老师真的希望孩子们多提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吗?这和我们的部分文化,和
师道尊严又是矛盾的,所以我们在创新的路上的确还背负了沉重的文化枷锁。

我想,我今天的意图已经达到了,但我想说,我并不是悲观。其实,我很乐观,我每天
都在鼓励自己:我们的国家很有前途。尤其是过去两年,我真切的看到希望。现在无论
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深层次的思考和变革,这个大潮真正地开始了。在这
样的大潮中,我们每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实事求是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在自己的
领域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我们的贡献。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会大有前途。